全国药品交易会春季PHARMCHINA 分享微信微博QQ空间豆瓣 全国药品交易会春季 PHARMCHINA中国 “药王” 竟是它!10 年狂卖 1751 亿
提及“药王”,你会想到什么?是年销售数百亿美元的抗癌明星K药,还是“全球药王”修美乐,或是近来风头正劲的司美格鲁肽?
然而,在全球医药界热议创新药与明星疗法之际,一个基础而关键的药物正在中国市场书写着不凡的篇章。它不是抗癌免疫药,也不是代谢新贵,而是重症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生命支持药物——人血白蛋白。
最新行业统计显示,2016年至2025年上半年,人血白蛋白在国内公立医疗机构累计销售额高达约1751亿元,以其持续而稳定的市场表现,奠定了其在中国医药市场的独特地位。
千亿销售额背后的临床价值
人血白蛋白能稳坐榜首,从来不是靠营销,而是靠 “临床离不开” 的硬实力。
它是血浆里含量最高的蛋白质,占了血浆总蛋白的 60%,全靠肝脏细胞合成。对人体来说,它就像 “液体调节器”—— 血管里的渗透压要靠它维持,要是缺了它,血管里的液体就会渗到组织里,引发水肿;同时它还是 “运输工”,体内的离子、脂质、激素这些关键物质,都得靠它送到该去的地方。
到了临床场景里,它更是 “救命线”:当患者白蛋白水平过低时,会出现组织水肿、伤口愈合困难、感染风险增加等问题,而外源性白蛋白的输入能够有效改善这些状况,为原发病的治疗争取宝贵时间。也正因为这种 “非它不可” 的属性,从 2016 年开始,它的年销售额就没低于过 100 亿,2021 年突破 200 亿,2023 年更是冲到 270 亿的峰值。
进口主导的市场格局
深入分析市场竞争格局,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:进口产品占据着主导地位。
2016 年到 2025 年上半年,销售额前十的企业里,前四名全是外资:杰特贝林、基立福、奥克特珐玛、百特,这四家加起来占了前十总营收的 70%。其中杰特贝林早在 1986 年就进了中国,靠着美国的浆站资源和生产基地,一直是国内白蛋白的主要供应商。
国产企业也在榜单里,泰邦生物、华兰生物、蓉生药业等 6 家中国药企占了 30% 的份额,其中泰邦生物以 112 亿的销售额成为国内唯一破百亿的企业,成为国内首家销售额突破百亿的企业,但与国际巨头相比,仍显单薄。这清晰地映照出国内血浆制品行业“供不应求”的长期困境。
刚性增长与供给缺口
我国人血白蛋白市场虽然起步较早,但需求增长势头依然未减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,2020年中国人血白蛋白治疗药物市场规模为258亿元,到2030年有望增长至570亿元,2025至2030年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6.0%。
推动市场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。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、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以及医疗保障体系持续完善,临床对血浆制品的需求呈现刚性增长。特别是在重症监护、肝病治疗、大型外科手术等领域,白蛋白作为重要的容量扩充剂和营养支持药物,其使用场景正在不断扩展。
据分析,要基本满足全国的临床需求,中国的年采浆量理论上需达到约14000吨。然而现实是,根据中检院批签发数据显示,2023年我国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总量为4401批,年均复合增长7.67%,但其中奥克特珐玛、杰特贝林、武田、基立福四家外资企业的批签发量占比接近70%。
正是这种巨大的供需缺口,为“国产替代”提供了广阔的空间,也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
禾元生物的招股书也提到,2016-2021 年,国产白蛋白的批签发占比一直徘徊在 40% 左右,没怎么涨过。更关键的是,我们的进口来源主要是美国 —— 全球最大的血浆供应国,这就意味着,一旦国际供应链出问题,或是贸易政策有变动,国内的供应就会受影响,不确定性不小。
国产替代的新机遇
不过最近两年,国产白蛋白的 “突围信号” 越来越明显,先是政策给了机会,再是技术啃下了硬骨头。
第一个机会来自关税。2025 年 4 月,中美关税新政落地,血制品没被列入美国的 “对等关税豁免清单”,反而进了中方的反制清单。这就意味着,从美国进口的白蛋白要多交关税,成本会涨,价格优势会变弱 —— 对国产企业来说,这刚好是抢市场的好时机。
第二个机会来自行业监管的 “扶优扶强”。2024 年实施的《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三年行动计划》里明确说,浆站审批周期拉长到 2-3 年,而且审批资源要向 “研发能力强、血浆综合利用率高” 的企业倾斜。这相当于帮国产头部企业扫清了障碍,让好的产能能更快落地。
国产企业也没浪费机会,都在忙着扩资源、补产能。2021 年,华润医药花 48 亿控股博雅生物,核心就是为了拿下对方的浆站资源;2025 年 3 月,上海莱士又以 42 亿收购了南岳生物,直接把年采浆量提了一截;到 2025 年上半年,天坛生物的单采血浆站已经有 107 家,一年能采 1361 吨血浆,占了国内行业总采浆量的 20%,成了国产阵营里的 “领头羊”。
更让人兴奋的是技术突破 ——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。以前白蛋白都靠血浆提取,现在科学家想绕开血浆,用生物合成的方式做,可这事儿难度极大:国际上从 1981 年就开始试,一直没解决 “表达量低、纯化难” 的问题;日本田边三菱 2007 年好不容易获批了一款重组白蛋白,结果因为试验数据不达标,2009 年又撤市了。
直到最近几年,国内企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。2025 年 7 月,禾元生物用水稻胚乳细胞表达系统做的重组白蛋白 HY1001 获批上市,成了全球首个植物来源的重组白蛋白 —— 不用依赖血浆,还能彻底消除血浆传播病毒的风险;安睿特的酵母来源重组白蛋白也没落下,2024 年在俄罗斯、2025 年在吉尔吉斯斯坦先后注册上市,国内的 III 期临床也已经做完,离上市不远了。
这些突破的意义不止是 “多了一种生产方式”,更在于给国产替代开了条 “不卡原料脖子” 的新路子 —— 以后不用再盯着有限的血浆资源,靠技术就能补供给缺口。
人血白蛋白在中国医药市场的卓越表现,既反映了临床需求的刚性特征,也揭示了医药行业的复杂生态。
在未来发展中,进口产品仍将保持重要地位,但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望稳步提升。随着技术进步、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变化,行业格局将逐步演变。
对于本土企业而言,如何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,提高生产效率、降低生产成本、扩大市场影响,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同时,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应用,也为行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性。
人血白蛋白的市场表现提醒我们,在关注前沿创新的同时,不应忽视基础药物的重要价值。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产品,不仅在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,也在行业生态中占据着独特位置。它们的发展轨迹,往往能够反映出医疗卫生体系的深层特征与演变趋势。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砺展展览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砺展展览,转载请注明。
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、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,请联系我们。
- 全国药品交易会春季 PHARMCHINA展区剧透 | 聚焦医药研发供应链&生物制品展区,行业风向在此汇聚!
- 全国药品交易会春季 PHARMCHINA广东联盟22省药品集采10月10日报价,170个品种引关注
- 全国药品交易会春季 PHARMCHINA展区剧透 | 器械耗材&医美健康市场迎政策红利,解锁增长新商机!
- 全国药品交易会春季PHARMCHINA 分享微信微博QQ空间豆瓣 全国药品交易会春季 PHARMCHINA中国 “药王” 竟是它!10 年狂卖 1751 亿
- 全国药品交易会春季 PHARMCHINA91届同期活动 | 第五届“中医药传承与创新"产品巡礼之上届“新”剂型榜单回顾
- 全国药品交易会春季 PHARMCHINA新一代失眠药争夺百亿市场
- 展团推荐丨北京医药企业一起亮相91届南京药交会馆8号展厅!期待与您展台相聚!
- 全国药品交易会春季 PHARMCHINA【会议回顾】2025医药流通行业年度大会在南京顺利召开
- 全国药品交易会春季 PHARMCHINA【会议回顾】2025医药流通行业年度大会在南京顺利召开
- 日本驻肯尼亚大使松浦浩阁下将MTRH的1.5特斯拉MRI机和救护车交出
-
白俄罗斯明斯克医药与健康展览会
2026-10-06~10-08
-
白俄罗斯明斯克医药与健康展览会
2026-10-06~10-08
-
中国国际医药包装展秋季
2025-11-12~11-14
-
印度金奈医疗展览会
2026-07-24~07-26
-
摩洛哥医疗用品及制药展览会
2026-04-09~04-12
-
德国柏林数字医疗展览会
2026-04-21~04-23






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821号